彩蝶
??? 链子断了,珠子落了一地,很多都找不回来了。——题记
(一)引子
父亲身患帕金森顽症之后,母亲成了世界上最孤独、最悲苦的女人。如果说“生命只是清晨落叶上的一滴露珠”,那她一定是最孤独、最悲苦的那一滴。
人情之冷暖,世道之艰难不说,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,田间地头的春种秋收,邻里街坊的鸡毛蒜皮,诸如一切的门应差事——亲戚六人的起房盖屋、婚丧嫁娶、小孩满月以及老人庆寿之类的事——都得她去支应。
(二)母亲的母亲
母亲的母亲,也就是我的姥姥,她的名字叫来清。我没有见过姥姥年轻时的模样,但从她的照片上看,她年轻的时候是很美的:应该是一头秀发,中国女人标准的瓜子脸;眼睛不大而很有神采,眸子黑亮黑亮,散发着一种善良的光芒。
我也没见过姥爷,只知道他姓杜,叫红旺,有弟兄三个,他排行第二。不幸的是姥爷是个“短命鬼”,壮年而逝,早早撇下了姥姥,让她迫于生计而再三“招人”入赘:先招五台人氏杜振华,农民出身。此人身高马大,模样不错,长一口好看的白牙,笑起来很迷人,却游手好闲,不务正业,非但没有给姥姥带来什么,反而把姥爷辛辛苦苦卖菜积攒的一些银两挥霍一空;没几年,看看没什么油水了,自己悄悄走了。记忆中,他还抱过我。后招定襄人氏樊二堂,也是农民出身。此人个头不大,有些秃顶,小眼睛。人倒是很精明,但一样的游手好闲,不务正业,还吸食大烟,所以没几天,就被姥姥清理出户。对这个人,我没什么印象。三招忻州人氏胡栓,建筑工程公司厨师。此人也身材高大,方脸,浓须,浓眉大眼,却生性多疑,脾气暴躁,无端就会生出许多是非,又比姥姥小许多,还有他在忻州离异的家室拖累,但因其有稳定的收入,也还顾家,姥姥也就认了,真心伺候他,给他洗洗涮涮,缝缝补补。也因了他,姥姥抚养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舅舅才长大成家,后来又改姓顶替他有了工作。后来,姥姥又为他抚养了一个女儿叫芳莲。那时,姥姥的女儿也就是我的母亲已经出嫁给本村的我的父亲。当时,母亲才17虚岁,父亲大她3岁。
姥姥最大的特点是勤劳。姥爷去世后,为了生计,为了养活孩子,她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,去下田,去种菜,去场里劳作。在我的记忆中,有这样印象最深刻的一幕:那是姥姥古稀之年的一个秋天——那时,“三招”的胡氏已因一场惨烈的车祸而殒命多年——已收割的大豆地里铺着一层枯黄的豆叶,年迈而瘦弱的姥姥就用扇形的竹耙去搂那豆叶。冷冷的秋风无情地吹着她的衣襟,更吹着她满头朔朔的白发……
姥姥最大的特点是好客。每逢过时过节,送往迎来就够她忙的了。胡氏“入门”后,经济情况有所好转,除了平时的吃吃喝喝外,每年的
姥姥最大的特点是认命、忍耐而不屈。姥姥的遇人不可谓不幸,但她都忍了下来,不屈地坚持了下来。她常常笑对一切,甚至在想哭的时候都在笑着。姥姥活着的时候常说: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哪,车到山前没路也得走哇。
我要去到省城读书了,去跟姥姥告别,姥姥硬塞给我五元钱,还一直把我送出门来,并不断地叮咛道:去了多喝水,不要上了火。
…………
这些品质,后来大都遗传给了母亲。
相关热词搜索:
相关信息
校园动态
热点推荐
- 忻州一中开展 “母亲节”感恩教育主题活动
- 忻州一中被山西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山西省模范单位”荣誉称号
- 忻州一中应邀赴清华大学参加第二届基础教育论坛暨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观礼
- 改革再深入·创新再发力·办学再提质 ——忻州一中“改革创新、奋发有为”大讨论系列报道(七)
- 忻州一中在第34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
- 清华大学授予忻州一中“优质生源中学”牌匾——忻州一中“改革创新、奋发有为”大讨论系列报道(六)
-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博士赵虎林校友回母校作报告——忻州一中“改革创新、奋发有为”大讨论先进典型报告会
- 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莅临忻州一中作专场报告
- 忻州一中“改革创新、奋发有为”大讨论系列报道(三)
- 忻州一中党委召开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